最新消息
首頁 > 最新消息
【社區視點】鄉郊醫社合作研討會分享

西貢區社區中心近年因應需要,積極發展鄉郊長者服務,更於2019年1月12日舉行《西貢康健樂同行-鄉郊醫社合作研討會》,目的讓各位社區領袖、業界人士及社區關注團體更了解目前鄉郊長者的健康照顧服務需要,並共同探討在鄉郊發展醫社合作及原村安老的路向。

 

以下與大家回顧當日嘉賓林正財醫生及范寧醫生的分享。

 

地區為本 健康城市

講者:安老事務委員會主席林正財先生BBS太平紳士

 

 

西貢是林正財醫生滿有感情的地方,再加上他所屬的機構基督教靈實協會也服務西貢多年,希望將經驗分享予大家。

 

林醫生認為,要發展醫社合作,社區的氛圍很重要。如果人人都分開,便很難做到醫社合作,但西貢是一個很融洽的社群,在這個氣氛下推展醫社合作便容易得多了。

 

健康城市講求跨界別合作,是建構醫社合作很好的平台。林醫生相信沒有一個界別能夠解決社區的問題。就以健康問題為例,傳統上一提到促進健康,便會想到依靠醫療界別解決問題,然而他認為這是一個誤解,醫生主要的工作是醫病,真正促進健康的應該是居民團體,他們促進健康的潛力遠比醫療界別高。之後很多不同的健康議題都是以這概念推廣,西貢也是全港第一個區構建健康城市,以供其他社區參考。

 

要建構社區的健康,他指出我們不能夠只依賴傳統的醫療體系。傳統上,公營的醫療體系會較多將資源放到治療性的服務,亦即是醫院。然而,現時本港投放到預防疾病等基層醫療的資源遠低於治療服務上。

 

行政長官早前也引述了楊永強教授有關本港醫療體系的研究。研究指出,每當我們投放1元資源到基層醫療服務,便可以省掉8.4元支出。林醫生認為這代表本屆政府更願意投入資源保障居民健康,並重建基層醫療的理論基礎。

 

設計服務應以區情為本

健康城市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是「地區為本」,按照區情設計服務。在林醫生眼中,西貢區是一個十分特別的區。西貢區是做運動的好地方,他回想起當初建設將軍澳時,他很希望可以將新市鎮及清水灣郊野公園結連,帶動市民多做運動,以環境帶動居民的健康。

 

鄉郊人口密度低,服務較難到位,要多發展外展服務。不過,鄉郊人情味濃厚,有利於建立社會資本,發展醫社合作。本港的服務較多以城市的情況去設計,按照人口規劃服務,這令在鄉郊的服務難以發揮如城市中服務的力量。

 

然而,緊密的鄰舍關係可以成為鄉郊社區的力量。他以幾年前到訪沙頭角的經驗為例。他獲告知沙頭角是全港人口老化最嚴重的地區,年輕人多出外工作,而且沒有傳統的服務,長者做運動的地方亦十分缺乏,他因而與當地居民一起想辦法。碰巧沙頭角有空置的舖位,房協亦有新建的地方,大家藉著這些機會,設立了一個推動長者健康的中心,是地區問題以地區的資源解決的例子。

 

林醫生期望政府正籌備的地區康健中心以地區為本,運用社會資本重新建構香港的基層醫療。他指西貢區已經準備就緒,並積極物色地方,以協助政府盡快開展工作。

 

最後,林醫生回想30年前靈實醫院老人科醫生戴醫生問被送到醫院長者的親友,為甚麼不早點帶他們來看醫生,但被反問:「我們住的地方,如何可以看醫生?」因此,他們在沒有政府資源下成立全港第一隊家居照顧隊,即使醫生也會入鄉為長者醫病。這個經驗引發政府發展不同的長者社區照顧服務,繼而發展到今天居民安老,讓老人家有選擇。

 

他寄望西貢區社區中心能發揮地區為本的精神,帶動以鄉郊為本的服務成為典範,令政府服務規劃切合不同區的需要。

 

 

 

植根社區 建構健康社區-葵青區推動醫社合作的經驗

講者:醫護行者主席范寧醫生

 

 

范寧醫生與他的團體醫護行者團隊對社區的紮根,就在葵青區一座工廈的數間板間房開始。他相信,社區合作應以社區需要為本,因此他們一直與不同的團體,甚至不同的社區機構合作。

 

醫社合作是近年熱門的話題。范醫生近年社會討論醫社合作時,發現社福界往往希望醫生參與在社區服務其中。同時間,對於醫生而言亦十分踴躍提供義診服務。然而,是否有醫生參與其中,就必然會令人健康呢?還是社工、照顧者或病人團體,都能發揮他們的角色?

 

基層醫療有三層的預防工作,分別為推廣、篩查及復康工作。范醫生認為,篩查及復康的工作具針對性,只要投放資源下問題不大。然而,要在社區層面做推廣工作,繼而改變環境及社會政策,便要發動社區組織的力量才可做得到。社區組織最能理解大家的情況,在想甚麼。只要能將這些資料化為數據,便是基層醫療的「寶藏」,化為下一步的工作。

 

很多人誤會,發展基層醫療便等於將會很容易看醫生。不過,基層醫療其實重點在於爭取資源做社區推廣,並協助不同的居民。以葵青區的經驗為例,區議會及民政處皆積極做不同的工作提升人的健康。

 

范醫生舉例,如果只是建議一位婆婆食多點菜,而無視她的可能有的牙齒健康問題,以及她出入的障礙,這句說話其實沒有用。而如果醫護人員能掌握並善用社區上的資源,會更能改善這位婆婆的健康。

 

針對社區特色 協助低收入家庭

在葵青區有三萬戶在職低收入家庭,醫護行者透過直接的服務接觸他們。他們之所以能成功接觸這批家庭,原因在於用了醫社合作的工作模式。在范醫生眼中,醫社合作的重點是不要單用醫護的角度去看居民的健康問題,而要認識社區,建立與居民的關係,以理解居民的需要。因此,他們十分重視與不同十分了解居民需要的機構建立關係,繼與透過他們建立與居民的關係。經過四年努力,醫護行者終於在沒有政府的資助下,成立自己的服務中心,服務這一群比較缺乏對健康認知的社群。

 

范醫生記起兩、三年前協助過一位的職業司機,他因為工傷而不能繼續工作。現時在公立醫院輪候接受物理治療時間十分長,治療也不會十分頻密。在缺乏治療的情況下,他唯有繼續失業。范醫生利用到他們機構的資源,令該位職業司機可以立即可以作身體檢查。然而骨科醫生認為他情況已經惡化,認為他要盡早進行磁力共振檢查。透過他們,這位職業司機可以加快進行磁力共振檢查。同時間,醫護行者亦關注到他的體重問題,上門檢查時發現他們滿屋都是紙包檸檬茶,血糖亦超標。細問之下,原來他們一家人都沒有管理好自己的飲食,因此,醫護行者一併處理他們一家的問題,協助他們管理好自己的健康。

 

范醫生亦分享了另一位六十多歲婆婆的高血壓個案。他們初初只協助她做好藥物管理,但後期發現她們一家九人只住在四百多呎的公屋單位內,而且要照顧一位患有過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的孫兒,令她感到很大壓力。後來,團隊的社工介入,並與其他機構協助,令這位婆婆可以調遷到另一個公屋單位,減少了婆媳衝突,令血壓及精神狀態都有所改善。

 

健康需要整全政策

范醫生指出,單純提供服務並不足以徹底改善人的健康,更重要是改變制度。但他擔心,現時政府看健康問題只是「頭痛醫頭,腳痛醫腳」。一個人要得到健康,衞生服務十分重要,但只佔整個系統的很小部份。根據聯合國的研究,就業、食物、小朋友的成長、社會是否安全、交通等,對人的健康亦也是關鍵,應整全處理。

 

健康服務其實只佔令死亡率、患病率的很小部份,社會因素、社會環境等才最重要。如果我們看基層醫療,沒有將社會因素放到我們的考慮當中,最後很可能不會達到同樣的效果。范醫生在葵青區的工作,也有不同類型的機構同行,以重整不同機構的協調。在於政府政策而言,健康也不光是食物及衞生局的事,其他部門的工作也十分重要。

 

這是大家要掌握自己健康的年代。專業人士只佔令人健康很小的部份,更重要透過個人及社群的力量,建立健康的安全網。考慮健康問題不能只由醫護的角度出發,推動照顧者等不同的群體參與推動健康的工作也十分重要。要令整個基層醫療的制度可持續,弱勢社群的參與並不足夠,亦要推動中產參與。同時間,如果立法會議員對基層醫療有更多認識,亦可以協助醫護界及社福界的工作。

 

范醫生以Sir Michael Marmot一句名句作總結,最差的醫生是只治好病人的病後,便把他們送回原本的地方。因此,范醫生認為醫護人員應多走出社區,了解大家的需要。他寄望醫護行者的服務模式可以推廣開去,重視在社區上跨界別、跨專業的合作,考量影響健康的社區因素,並活用資訊科技收集數據令服務得以提升,從而使服務能接觸到社群,而居民有需要時亦能找到服務,這也是地區康健中心應該要達到的模式。

 

 

 

完整研討會影片回顧